根据《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做好2024年春季学期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新学期“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效性,2023—2024学年下学期,“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组织召开了四次集体备课会。备课会主要采用“示范课+集体研讨”的形式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主任、课程任课教师等参加了集体备课会。
第一次集体备课会——上好“开学第一课”
2024年2月29日,“形势与政策”备课会在一教214会议室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姚常红主持会议。
姚常红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贯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全过程,讲清形势,讲透政策。要围绕“大思政课”建设,持续推动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队伍相互融合与优势互补,加强集体备课,不断提升协同育人的水平。要坚持效果导向,聚焦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实际成长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切实增强学生课程学习的获得感。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杨晓宇介绍了本学期课程教学安排,上学期到昆明市委党校参加了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育部共同举办的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的老师逐一分享了学习心得。最后,曾琴老师及韩征谨老师就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做了教学展示,与会教师就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展开热烈讨论。
第二次集体备课会——备课主题: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2024年3月18日,“形势与政策”备课会在一教215教室召开,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杨晓宇主持会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姚常红备课会上强调,开展系列集体备课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做好“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推动课程高质量发展。杨晓宇老师对此次备课会主题、内容和流程进行总体性介绍。他指出,本学期集体备课将在原有经验基础之上,进行备课形式与内容的丰富创新。本次教研会重点围绕“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进行分享与讨论,希望通过此次系列集体备课会的思想碰撞和深入交流,能够进一步有效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成效和感染力,共同推动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质量落实。
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杨晓宇老师以“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三方面开展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课程示范,运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事例、通过具体经济数据横纵向对比准确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及如何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理有据又深入人心。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姚常红再次强调,担任“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教师在授课中应注重把握课程内容重点与现实生活的关照,努力为学生打造一堂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第三次集体备课会——备课主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与重点任务
2024年5月17日,“形势与政策”备课会在一教215教室召开,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杨晓宇主持会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姚常红教授为全体参会人员带来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与重点任务”为主题的专题授课。她首先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深刻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战略意义,对于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体中华儿女力量具有重要意义。随后,姚常红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意义、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三方面开展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课程示范,为大家上好“形势与政策”课提供了有益支撑。
第四次集体备课会——备课主题:就业优先战略与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4年5月31日,“形势与政策”备课会在一教215教师召开,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杨晓宇主持会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娟老师为全体参会人员带来了以“就业优先战略与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主题的专题示范课。刘老师从准确把握就业形势、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真招实策做好毕业生就业三方面展开课程示范,随后大家围绕这一专题展开积极讨论。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姚常红强调,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民生福祉,就业为本。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解决好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我校大学生特别关心的问题,要结合国家及云南本地就业扶持政策认真备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
本学期“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将时事热点与教学内容实际相结合,与会教师的精彩分享与授课展示,有助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们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成效,站稳站好思政课堂,当好新时代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排头兵”,有效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