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讯 12月22日至23日,“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分课堂”第五讲《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以下简称“云南城建学院”)开讲。国内知名专家、学校有关负责人等300余人听评、学习、交流思政课。
22日上午,专家们参观了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馆和石榴长廊,围绕学校如何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行了座谈。
讲座环节,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专家委员会特约专家、教育部统编全国中学民族团结进步教材主编戢广南进行主题为《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专题授课。他介绍了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的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政策、全国各级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情况、教育部统编全国初中教材《中华民族大家庭》等教材的编写情况,并就如何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进行阐释,启发学校教师讲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昆明市民宗委副主任马汝庄进行主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及深刻内涵》的专题讲座,使广大师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理论渊源、基本任务、实践路径和根本保证,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嵩明县民宗局局长马彦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个基础》为主题,细谈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明基础、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地方党委政府如何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进行交流分享;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海云介绍了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所开展的工作,重点围绕基地深入全省各州市,就《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中小幼一体化教育》开展调研及基地如何构建一体化教育机制等,同与会者分享,为学校下一步有效推进一体化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哲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思政课教指委委员郝立新教授听评诊断思政课,充分肯定教师的讲课,并对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行现场指导。随后,他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办公室调研,了解老师们的工作情况,给予他们关心、指导和鼓励。同时,他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逻辑和创新》进行专题讲授,引导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云南城建学院党委书记郭云龙说:“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以及各单位高度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按照上级要求,近年来,学校实施‘三融入一走出’工程,精心打造‘一馆两长廊多个点’,做到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融入党建、融入思政、融入校园文化,并走出校园开展工作,为此打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馆、石榴长廊和党史长廊以及多个主题教室等,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格局,获评昆明市第三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下一步,学校要进一步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各民族师生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更大力量。”
云南城建学院校长李善华表示,今后,师生们将深入学习领会思政课内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委教育工委工作要求,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主线抓紧、抓实、抓好。学校将继续运用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学校分课堂的平台,开展“专家进课堂点评指导”“聚焦问题座谈交流”“专家领导同台讲座”等系列活动,加强对思政课教师、党务干部和广大师生的教育培训,为学校下一步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分课堂由学校党委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馆协办,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姚常红主持。参会人员还有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王文婷,学校各位党委委员及各部负责人、各支部支委、各二级学院及职能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其他科任教师代表及“青马工程”学员。